5月25日,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廣州邊檢總站黃埔邊檢站四級高級警長易桂平獲評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稱號。榮譽加身,易桂平很高興,但仍如往常一樣,認真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一邊做好數據研判,一邊抽出時間為同事解答業務問題。
作為一名56歲的“老警”,他干著最“潮”的數據研判工作。他研究的港口邊檢數據研判工作法,被稱為“老易技戰法”,在廣州邊檢總站乃至全國港口邊檢機關中推廣運用,有力打擊了口岸違法違規行為,推動了港口邊檢工作的改革創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易桂平展現著新時代移民管理警察的政治本色和使命擔當。
深耕邊檢一線38年
易桂平1984年從湖南參軍入伍,來到了廣州黃埔邊檢站。從老兵們的口中,他了解到這座千年古港的歷史興衰,感受到一代代黃埔官兵的創業艱辛,聽到一個個與違法分子斗智斗勇的生動故事……在他心里,出入境邊防檢查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傳承與責任。
從意氣風發的“小易”到兩鬢發白的“老易”,易桂平始終扎根邊檢一線,默默耕耘奉獻。38年里,易桂平經歷了邊檢職業化改革、國家移民管理局成立等體制變革,先后從事過旅客檢查、警務訓練、船舶檢查、情報調研、執法辦案等多崗位工作。變化的崗位,不變的初心。1次個人二等功、6次個人三等功,既是榮譽,也是對他初心的見證。
“一項工作做到最后無果而終就等于沒干,要干就一定要干出成果、干出實效?!边@句話,是易桂平的工作理念。正是這種較真的態度,令他逐漸成為港口邊檢執勤執法的專家,無論是我國周邊水域劃分情況、船舶出入境航行路線,還是各國船員證件特點、邊檢執法執勤規定,只要請教易桂平,他總能說出個一二三四。久而久之,有難題問易桂平成為身邊同事的習慣,不少人都親切的稱呼他一聲“易師傅”。
老民警會用“新武器”
隨著港口經濟快速發展,進出口貿易和船運業務日漸繁忙,口岸的違法違規案件隨之上升,易桂平也迎來了新的工作挑戰。
2007年,易桂平調到執法辦案崗位工作,面對口岸大量的出入境船舶,他思考著一系列問題:茫茫大海上,怎么準確掌握出入境船舶的動態?船舶航行過程中又沒有監控,怎樣才能解決違法違規隱匿性強、辦案取證難的問題?
邊檢執法容不得一絲馬虎,易桂平帶著問題,多方走訪海事、海關、港務等口岸主管單位,登輪與船員深入交流,不斷尋找著答案。2010年,易桂平接觸到正在興起的AIS系統,這個系統就像車輛的GPS,可以準確定位船舶位置,查詢歷史航行軌跡。他敏銳地感覺到,這一系統的運用將解決令他困惑已久的問題。
“如何將AIS系統運用與邊檢執勤執法需求結合?”易桂平又問了一個新的問題。然而,這事沒有先例可循,沒有教材可以參考,只能靠自己一步步摸索。帶著問題,易桂平變成了一名“網癮青年”,每天不知疲倦,沉迷于各個AIS系統平臺和邊檢大數據,不斷尋找關聯、探討可能、創新技術。
首勝很快到來了。2010年亞運會前夕,一艘外籍船舶在開放錨地辦理手續后,擅自駛入了非對外開放碼頭。易桂平通過AIS系統快速鎖定船舶位置,并固定違法證據,用新技術查處了首單違法行為。此后,他愈戰愈勇、捷報頻傳。
易桂平并不滿足于對執法難題的解決。他沉下心來,將相關資料分門別類進行了歸攏梳理,提煉總結成港口邊檢執法經驗材料,撰寫了150余篇共計26萬余字的調研、理論文章,并多次被上級和相關單位采用。
“利劍出鞘”維護口岸安全
憑借對邊檢業務的嫻熟掌握,以及口岸異常動態的敏銳捕捉,易桂平以其擅長數據研判為著力點,探索出一套港口邊檢數據研判技戰法。運用這套“老易技戰法”,他發現查處船舶違法案件180余件,通報相關線索300余條,無論是查獲案件數量還是案件種類,都在全國港口邊檢站中排在前列。
為了不放過每一條核查線索,易桂平還將一艘艘存在違法嫌疑、需要持續關注船舶加入AIS系統平臺的關注菜單,關注船舶數量長期保持300余艘。其中,跟蹤關注最長的已達3年之久。跟蹤“船隊”動態占用了他大量的工作、甚至休息時間,但易桂平卻樂此不疲,他常說:“你們年輕人喜歡打游戲,我就喜歡看船,那可比游戲好玩多了!”正是這份熱愛,激勵他一路前行,也讓一個個涉嫌違法的蛛絲馬跡在他面前無所遁形。
“邊檢工作看似平常,但卻事事關系重大,容不得一絲疏漏?!币坠鹌秸f。2016年11月,他看到了一篇報道,香港海關查獲一艘載有軍用裝甲車的商船。他想,如果這艘船在轄區出現,我們能不能及時發現它,又怎樣發現?從那時起,易桂平又多了個心眼,通過數據分析將一些可疑船舶加入了自己的“船隊”。去年4月,他發現一外籍海上支援船在珠江口和粵東海域異?;顒?,立即報告有關部門及時進行了處置。
疫情發生以來,口岸管控形勢更加復雜。2021年2月,??吭谥榻?3號錨地上的某外籍貨輪引起了易桂平關注,他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該輪船員存在偷渡入境的違法嫌疑,立即通報相關邊檢站及時進行了查處。
“我熱愛邊檢事業,查處違法違規、守護國門安全就是我的職責使命,我在這個崗位一天,就要盡責一天?!币坠鹌秸f。
傳幫帶聚沙成塔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易桂平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更多行之有效的核查方法被推廣應用,只有更多新生力量成長起來,國門防線才會更加堅固。
2017年12月,黃埔邊檢站作為全國深化港口邊檢管理改革試點單位,率先組建了數據研判工作團隊。易桂平作為團隊帶頭人,精心制作了《港口邊檢站如何開展調研工作》《港口邊檢數據核查方法》等課件與同事們一起分享,并且將“老易技戰法”毫無保留地展現給前來交流的20余個邊檢站同行。
對來自身邊同事,乃至兄弟邊檢站的請教,易桂平總是傾囊相授。工作上的交流和一起起成功案例讓他在同行中圈了一大波“粉絲”,100余個港口邊檢站的500余名同行與他成為微信好友,通過電話、微信解答疑難問題成為日常;他還應邀前往全國多地邊檢系統授課,深入講解港口邊檢技戰法。
在易桂平的帶動下,團隊成員不斷成長,技戰法不斷豐富,越來越多的邊檢同行知道了“易桂平”這個名字,“老易技戰法”在各地開花結果。而此時的易桂平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把多年的心得戰法撰寫成程序需求,提供給了港口邊檢系統項目研發人員。(羊城晚報·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