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湛江“0506”疫戰中,市直機關黨員抗疫先鋒隊里,有一支精干“小分隊”充分發揮出“多面手”的作用,他們便是湛江市司法局支援坡頭區乾塘鎮的10名先鋒隊員。
在“深細嚴實”做好卡點管控、核酸檢測和上門排查等繁重工作的同時,他們結合本單位職能職責,身兼“協調員”“普法員”“服務員”,以“大概率思維”防范“小概率事件”。
防疫與防汛“一肩挑”
南寨鑒江大壩,是連接坡頭區和吳川市的交通要道,也是兩地重要的水利樞紐。大壩之上,一端是市司法局“小分隊”值守的坡頭區卡哨點,另一端是吳川市的卡哨點。
鑒于值守位置很關鍵,恰逢當前進入主汛期,“小分隊”積極響應省委組織部關于“全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的號召,第一時間對雨情汛情做好充分的應急預案,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而未雨綢繆。
5月14日,滂沱大雨按天氣預報“如期而至”,“小分隊”值守的卡哨點出現一名沒有通行證件“不速之客”,“我是鑒江水利樞紐管理處的工作人員,急需趕到堤壩另一端的監控室察看安全情況及拉閘排澇,請予協助通行?!彼辜闭f道。由于大壩兩端卡哨點分別在坡頭、吳川兩個不同行政區劃,小分隊員核準來者身份后,馬上對接對面吳川卡點說明事由,并當機立斷,在確保不影響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由一名隊員協同鑒江水利樞紐管理處工作人員前往執行任務。在沿路仔細檢查壩面情況未發現異常后,他們火速來到防洪調度室,對大壩的管理、生產和水位等情況逐一“掃描把關”,不放過任何細枝末節,確保上游水位安全。
抗疫與普法“一起干”
為了通過更“接地氣”的群眾語言,讓基層老百姓知曉國家有關法律對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強化群眾的責任意識和危機意識,嚴防觸碰疫情防控的法律“紅線”,市司法局迅速把散見于各部法律中的相關條款整理成《違反疫情防控法律風險提示》(含民事、行政及刑事責任兩個篇章),以單張形式印制了500份,交由“小分隊”把法律送進“疫”線,在做好日常防控工作同時,因地因時制宜發放到群眾手中,針對性地普及進群眾心里。
在坡乾公路埇尾垌卡哨點,針對此處是運送市場物資車輛主要出入口的情況,重點對拒絕提供與疫情防控相關行程、密切接觸史,交通工具上發現傳染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人時沒按規定采取措施等情形需承擔的法律責任進行解說宣傳;在南寨鑒江雙龍橋卡哨點,針對此處出入人員多為從事生產活動的周邊村民、漁民的情況,重點對不服從政府及疫情防控指揮機構的決定和命令,不服從村委會指揮和安排,拒絕、逃避、阻礙、冒名頂替核酸檢測,散布謠言、謊報疫情故意擾亂社會秩序等情形需承擔的法律責任進行解說宣傳;在圩口油行卡哨點,針對此處是群眾采購生產生活物資主要場所的情況,重點從經營者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超出正常的儲存數量或周期,大量囤積市場供應緊張、價格發生異常波動的商品,推動價格過快、過高上漲等情形需承擔的法律責任進行解說宣傳。
黨員與群眾“一家親”
在抗疫工作中,“小分隊”堅持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當好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的保障員和服務員。
在一個雨急風驟的中午,一輛電動摩托車從坡頭鎮方向往乾公路埇尾垌卡哨點開來,隊員見狀,趕緊冒雨上前詢問了解情況,發現是不久前從卡口出去前往坡頭區人民醫院看病的本鎮群眾,這對母女見天氣惡劣,便原路折返。這時,蹲在車踏板上的小女孩稍微掀開罩在頭上的雨衣,滲著淚珠發出顫抖的聲音“媽媽,我不舒服……”因共用一張雨衣,她們的褲管已被冰涼的雨水濕透。雨越下越大,出于安全考慮,隊員并未直接放行,立刻引導其掃場所碼進入帳篷里避雨,并馬上與駐點民警商量并征得上級同意后,迅速調用警車將小女孩送到鎮衛生院就診,同時對其母親的違規駕載行為進行了批評教育。
連日的風雨中,“小分隊”真心實意做群眾生產生活物料的“搬運工”、當患病群眾藥品轉送的“速遞員”“大手牽小手”護送逗留在外的小男孩安全返家……當地群眾也接連向堅守卡點的隊員送來座椅、風扇、電熱壺、桶裝水、粽子、雞蛋等物品食品。這些來自抗疫先鋒的堅守,這些來自基層群眾的溫暖,體現了黨群“一家親”。(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