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是基層政法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層法治建設的重要力量,是司法行政的根基。
近年來,廣東省司法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全國司法所工作會議精神和司法部部長唐一軍在廣東調研司法所時提出的“小所辦大事、聯手解糾紛、合力促和諧”要求,堅持把司法所工作融入全省工作大局來謀劃和推進,有效增強新時代司法所建設新動能,全面展現新時代司法所新擔當新作為,助力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為平安廣東、法治廣東建設貢獻法治力量。
參與基層政府重大決策
充實法治新職能
廣東省司法廳緊扣助力廣東高質量發展的主題,立足充分發揮司法所職能作用,重點在當好基層政府法治參謀、不斷優化公共法律服務、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聚焦發力,進一步展現新時代廣東司法所新擔當新作為。
2020年,省委依法治省辦印發通知推進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明確要求司法所履行好助推法治政府建設任務落實、政府法律顧問、行政執法監督等新職能,做好鎮街依法行政統籌協調、重大決策措施合法性審查、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工作。省司法廳印發《關于推進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的工作意見(試行)》,明確提出要進一步發揮司法所職能作用,主動履行法治政府建設、政府法律事務、促進法治工作等三項新職能,全面履行調解調處、依法治理、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法律援助、公共法律服務等法定職能,進一步構建起廣東基層司法所新的職能體系。
作為基層法治建設的前沿陣地,各地基層司法所把握地方機構改革契機,充分發揮統籌協調推動基層法治政府建設積極作用,加強對鄉鎮(街道)法治政府建設任務落實的統籌協調、組織實施、督導督促等工作。2021年,全省司法所共為鄉鎮(街道)政府提供法律意見建議9.6萬余條,參與制定審核規范性文件6700余件。
湛江市坡頭區司法局官渡司法所所長擔任官渡鎮首席法律顧問工作研討會審核鎮政府與某居民的房屋租賃合同
湛江市創新提出司法所長任鄉鎮(街道)首席法律顧問,司法所長列席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領導班子會議,并就相關問題發表法律意見,為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決策提供參考?!拔覀冩傉I導班子會議探討重要決策時,只要看到司法所所長列席,心里就有了依托和底氣?!闭拷衅骂^區官渡鎮黨委副書記吳德輝說,有專業人士的能力“加持”,能有效防止產生重大疑難法律事務。
中共河源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印發《關于全面加強鄉鎮(街道)法治建設的意見》,明確建立司法所所長列席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健全鄉鎮(街道)法律顧問制度,法律顧問日常工作由司法所負責。
汕頭市人民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全市司法所建設的工作意見》,對司法所參與鄉鎮(街道)重大決策和法律事務、列席鄉鎮(街道)黨政班子聯席會議并提供法律意見作出具體規定。
佛山市南海區司法局里水司法所建設河村法治文化教育基地
佛山市在全市32個司法所廣泛開展“一所一品牌”創建工作,圍繞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安置幫教、普法宣傳、法律援助、公共法律服務、基層社會治理以及為鎮(街)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見建議等司法所職能,由各司法所結合實際選取其中一項內容細化并以項目化方式為載體推進創建工作,以品牌創建引領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和履職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
更好傳遞“民生溫度”
民生連著民心?;鶎铀痉ㄋ鶎?、貼近群眾,只有解決了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才能贏得群眾的心。廣東持續加強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規范建設鎮街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大力推動法律服務資源下沉,完善便民法律服務機制,為群眾提供多層次、規范化的公共法律服務,讓公共法律服務更好傳遞“民生溫度”。
河源市開展“公證進鄉村”“鑒定機構進農村”“仲裁進鄉村”等活動,在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全面設立公證業務、鑒定機構業務、仲裁服務咨詢聯絡點,公布聯系方式,提供公證、司法鑒定、仲裁等法律咨詢、業務辦理預約等服務。
法律援助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承擔著重要職責。為鄉村困難群眾申請法律援助,廣東近年來扎實開展加強法律援助的工作,在全省范圍內部署開展法律援助申請“市域通辦”工作,方便群眾就近申請法律援助;及時動態調整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準,進一步擴大受援人對象范圍,讓法律援助惠及更多鄉村群眾;全面推行法律援助申請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精簡法律援助申請材料,確保符合條件的鄉村群眾申請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2021年,全省司法所共協助辦理法律援助申請初審1.3萬余件,有效維護特殊群體合法權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普法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讓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司法所承擔著基層普法宣傳教育的重任。各地基層司法所結合本地實際,積極創新,開展形式多樣、“接地氣”的普法宣傳,2021年以來配合開展2021年度鄉村治理“百鎮千村”示范創建活動,加強對鄉村振興促進法等新出臺的農業農村法律法規規章的宣傳解讀;運用新技術新媒體開展精準普法,加大以案釋法力度。2021年全省司法所共組織開展法治宣傳9.1萬余場次,受教育面覆蓋2000多萬人。
推動基層矛盾糾紛化解
助力平安廣東建設和鄉村振興
平安是極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司法所處在化解人民內部矛盾、預防和減少犯罪的第一線。推動基層矛盾糾紛就地化解是司法所工作的重點。全省各地基層司法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聚焦群眾需求,統籌村(社區)法律顧問、人民調解員等力量,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運用好“后半篇文章”工作機制,推動矛盾糾紛源頭預防、類案同處、實質化解,推動法治保障基層治理現代化,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助力平安廣東、法治廣東建設。2021年全省各地司法所共調處群眾矛盾糾紛27.5萬余件,參與行政調解10.5萬余件。
廣州市天河區司法局天河南司法所積極運用“3+X”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開展糾紛調解
廣州市天河區司法局天河南司法所實施“3+X”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即司法所、派出所、律師事務所和黨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聯絡站、政協委員、行政職能部門,以及專業行業調委會、法學院志愿團隊、法官助理等,共同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實現矛盾糾紛就地高效化解,轄區總警情逐年下降。鳳凰司法所與天河區人民法院鳳凰法庭簽訂庭所聯動聯調共建協議,開展“庭所共建”,推動聯動聯調機制向基層延伸。
汕頭市澄海區司法局鳳翔司法所結合運用整合力量、資源、經驗的“三整合”新模式開展人民調解工作,與街道公安派出所“所所共建”設立調解室,探索實踐與街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所所聯調”等,及時掌握矛盾糾紛有關信息,推動與各相關部門情況互通、信息共享,建立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多方參與的“大調解”格局,形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社區矯正是司法所承擔的一項重要職責?!吨腥A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實施后,在省司法廳的統一部署和指導下,各地基層司法所積極推進“法治社矯、平安社矯、精準社矯、智慧社矯”四個建設,全省有1297個鎮(街)以司法所為成員單位依法設立社區矯正委員會,針對本地社區矯正工作短板弱項,在協調解決工作力量、經費保障、銜接配合等方面,充分發揮統籌協調辦大事、解難題作用。依托全省統一的社區矯正一體化平臺,各地基層司法所實現社區矯正工作上下貫通和全流程智能化。通過部、省、市、縣、鎮五級聯通的社區矯正遠程視頻督察系統,各地司法所全面納入社區矯正風險研判分析機制,社區矯正隱患排查、矛盾化解、應急處置等能力顯著提高。
廣州市天河區司法局沙東司法所和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興華派出法庭舉辦庭所聯動聯調共建協議簽約儀式
江門、東莞、肇慶等地市各鎮(街)積極推動將在冊監管的社區矯正對象納入綜治網格重點管理;揭陽市建立“1+1+1+X”司法網格運作機制,由司法所工作人員、村(居)委會干部、網格員和專職社工對社區矯正對象實施網格化管理,提高社區矯正對象監督管理的實時性、精準度;廣州市增城區司法局聯合公安交通警察大隊打造公益活動平臺,創新社區矯正“互聯網+志愿”公益活動模式,成立“廣州市增城區司法局新塘司法所支援服務隊”,組織社區矯正對象參與交通勸導公益活動,促進社區矯正對象積極融入社會、回饋社會;佛山市順德區司法局容桂司法所投入使用社區矯正機器人,協助基層司法所工作人員處理社區矯正日常工作;東莞市茶山司法分局開展“彩虹心橋”線上線下心理矯正項目,對社區矯正對象實施個性化心理輔導和矯治。
各地基層司法所還在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肇慶市懷集縣大崗司法所會同村(社區)法律顧問、人民調解員、普法志愿者,在大崗鎮五個村委會開展規范土地流轉行為專題法律宣講活動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為鄉村振興注入法治力量。廣大村(社區)法律顧問引導和幫助村(社區)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等自治規章制度,助力基層普法與依法治理,2021年,全省司法所指導制定村規民約4100余件,解答群眾法律咨詢37.8萬人次。
激活“法治細胞”,讓法治春風沐浴南粵大地,司法所“小陣地”釋放“大能量”,為平安廣東法治廣東建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廣東省司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