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市惠來縣神泉鎮南臨南海,神泉港是粵東地區最大的天然良港,這里大多數的居民以海為生,幾乎整天跟“漁和魚”打交道,社區矯正對象小海就是其中一員。
小海是一名00后,因涉世未深和對法律的無知,走上了詐騙的歧途,在惠來縣神泉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入矯以來,小海一直能夠遵守社區矯正相關規定,然而2021年11月22日,惠來縣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發現,小海連續兩天沒有進行定位簽到,撥打其手機也無法接通,惠來縣司法局隨即聯合神泉司法所進行調查。經過上門走訪,工作人員了解到小?!笆摗笔且蚱涑龊2遏~,而海上信號差,無法完成“打卡”接受信息化核查。此外工作人員還發現,小海當天的捕撈范圍已經遠遠離開了揭陽市惠來縣海域到達汕尾市海域范圍,依據《社區矯正法》第二十七條“社區矯正對象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社區矯正機構批準”的規定,小海的行為已違反社區矯正有關規定。
出海捕魚“沒信號”不能作為違反社區矯正監督管理規定的借口,神泉司法所對小海行為進行了批評教育和處理,并要求其遵守有關規定,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惠來縣。
神泉司法所工作人員與小海談話
“報告所長,能不能讓我出去捕魚,我在神泉鎮真的找不到合適的工作?!?022年2月15日,小海到神泉司法所尋求幫助。神泉司法所了解到,由于出海捕魚經常要跨海域到其他市縣作業,小海因此放棄跟船出海捕魚,但由于本地居民基本以捕魚為生,放棄“出?!钡扔诜艞壷\生手段。針對小海的特殊情況,為確保小海更好地接受社區矯正、融入社會,惠來縣司法局立即與縣檢察院聯系,決定組成聯合工作組就小海的問題進行走訪調查。
2月18日,聯合工作組到小海居住地開展調查,了解到小海一家均以海為生,父母年邁,家庭生活條件比較困難,其與胞兄外出打工卻誤入詐騙公司,胞兄目前在監獄服刑,為了“養家”小海不得不向司法所提出出海捕魚的要求。工作組進一步向村委干部、“船老板”等了解時發現,出海捕魚是當地居民的主要職業和生活來源,但因海況多變,海上作業時間不確定,作業區域也不固定,離開本縣海域到其他漁場作業是常有的事,而且像小海這種跟船出海的“搭客仔”(指自己沒有漁船,跟別人的漁船出海幫工),作業海域和作業時間更加不能自己把握。
因為社區矯正監督管理規定,使社區矯正對象放棄謀生手段留在“岸上”而失去生活收入來源,這顯然不符合社區矯正的初衷和原則,不僅不能起到教育幫扶的作用,還可能帶來不良后果,不利于社區矯正對象更好地融入社會,難以發揮預防和減少犯罪的效果。聯合工作組通過多方走訪、聽取意見、共同商討,決定按照《社區矯正法實施辦法》第二十九條之規定,“社區矯正對象確因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經常性跨市、縣活動的,應當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寫明理由、經常性去往市縣名稱、時間、頻次等,同時提供相應證明,由執行地縣級社區矯正機構批準,批準一次的有效期為六個月”,指導小海依法申請辦理經常性跨市、縣活動,同時要求小海必須在每次出海前和返回后向司法所匯報有關情況。
“太好了,這樣我又可以不違反規定繼續出海捕魚了?!苯拥酵ㄖ男『B冻隽藸N爛的笑容。自今年2月22日以來,惠來縣司法局已陸續為6名漁民社區矯正對象辦理經常性跨市、縣活動審批,解決了以海為生在矯漁民的“愁與盼”。
法律不是冰冷的條文,刑罰也不是唯一目的,矯正挽救和促進社區矯正對象順利融入社會才是社區矯正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渡鐓^矯正法》實施以來,惠來縣司法局在社區矯正工作實踐中不斷完善與檢察院監督協作機制,既嚴格確保刑事執行到位,也注重社區矯正對象權益的保障,面對在矯漁民“謀生”問題,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協調縣檢察院探索打造在矯漁民監管新模式,既實現有效監管又保障社區矯正對象的勞動就業權利,使社區矯正執法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廣東司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