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人民法院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工作,堅持抓黨建、帶隊建、促審判,切實加強全院法官干警政治建設和業務建設,在革故鼎新中激發司法效能,先后推出“清城知產”“清法和解”兩個黨建品牌。
“推動黨建工作與審判業務深度融合是人民法院未來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鼻宄菂^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院繼樹立源潭法庭黨建品牌后,連續創推黨建品牌,把黨建引領發揮制度和組織優勢深入融進審判工作中。
清遠市知識產權一審案件歸口清城區法院受理管轄。為緊緊把黨的領導貫穿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全過程、緊握案件管轄配置特點,該院推出“清城知產”黨建品牌。
為打造知識產權新型“三合一”審判團隊,該院由黨組書記、院長擔任團隊負責人,挑選高學歷優秀青年黨員搭建審判團隊,筑牢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政治長城”。此外,團隊吸收具有豐富知識產權審判經驗的青年法官以及市政協委員等優秀人才,構建起“黨建引領、高效審判、理論研究”的多功能、復合型、全能型審判團隊。
審判實踐中,清城區法院注重知識產權精品案件的培育,堅持以“小切口”磨出“大變化”,將每一件“小”案件“解衣拆骨”,通過溯源查實、類案檢索、詳盡說理,發掘每一件“小”案件中成為典型案例、案例研究、理論論文的潛力。
為提升審判效能,清城區法院出臺工作方案,全方位加強知識產權審判團隊建設、完善知識產權訴訟制度、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協作與全鏈條保護機制。根據工作方案,該院每季度舉行團隊會議,每月進行案件討論會議,統一裁判尺度、總結審判情況、改進工作思路。該院還充分利用知識產權案件管轄的“連接點”,通過切實提高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能力水平,形成知識產權案件的“虹吸效應”,建設粵北地區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和審判新樣本。
實踐中,為探索黨建引領實現多元解紛機制融合延伸,切實破解“案多人少”矛盾,清城區法院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推動更多資源更多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建設訴前和解中心、推出“清法和解”黨建品牌,形成“黨委支持、黨組推動、支部監督、黨員落實”的品牌建設鏈條經驗。
該院積極推動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建設融入黨委領導的社會治理體系。在區委、區委政法委統一協調下,由區法院牽頭,聯合公安分局、司法局、住建局、人社局、信訪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平安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成立清城區訴前和解中心。為切實將多元解紛工作整合到訴前和解中心,該院黨組制定推出訴前和解中心建設工作實施方案,運用“分調裁審”機制,形成源頭預防、非訴在前、多元化解、繁簡分流的分層遞進解紛路徑,搭建一攬子解紛網絡,實現解紛機制從“獨木橋”到“立交橋”、從“平面化”到“立體化”的轉變。
“黨支部是推動黨建工作與審判業務融合發展的基本單元,具有隨時監督、動態管理的功能?!痹撠撠熑私榻B說,清城區法院將訴前和解中心設在立案庭,由立案庭黨支部進行微觀監督、主動引領,通過日常的“三會一課”、庭務會議、庭長監督,形成涵蓋政策部署、實踐落實、監督反饋等全鏈條的閉環推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助力黨建引領訴源治理的開展。
同時,清城區法院充分發掘黨員干警、退休黨員的積極性、先進性,組建一支由黨員干警、退休法官組成的專職調解隊伍和由60名司法輔助人員組成的黨員先鋒崗,通過黨員站崗、黨員發力、黨員參與,切實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具體細化轉換到一線司法場景中。
據了解,訴前和解中心自今年3月正式運行以來,成功調解案件201件,有力有效發揮訴前和解中心“沉淀池”“過濾器”作用。(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