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午后,一起“特殊”的立案程序正在清城區法院進行。立案庭法官通過屏幕,連接的是2500公里外的吉隆坡,馬來西亞籍當事人,正通過線上程序立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近日,清城區人民法院通過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小程序,為跨境當事人進行見證,完成立案程序,以一場5分鐘的“云端立案”為當事人節省了時間、減免了公證費用。
跨境立案難當事人犯愁
過去,若在國內產生法律糾紛,但當事人身在境外無法回國,跨境立案所需的公證、認證、轉遞程序往往需要耗費4-5個月時間,疫情情況下往往更加不便。
2014年,馬來西亞籍人士(原告),與三被告簽訂借款合同,在合同限期內,三被告至今沒有按期償還全部本金及利息,原告經多次催告無果后,向清城區法院提起訴訟。但由于原告身處境外,且受疫情影響,無法進行起訴材料面簽。
“疫情影響下,我出入境很不方便”原告表示。他亟需追回這筆欠款來緩解經濟壓力,但若按照傳統程序,耽擱的時間太長,“實在等不起”。
巧用小程序“云端”解民憂
清城區法院法官在了解上述基本案情后,建議原告進行“跨境網上立案”。對比以往流程,“跨境網上立案”無需原告從境外回來,辦理公證、認證、轉遞等手續,不僅減少了來回折騰的時間和路費,還免減公證費。
“跨境網上立案”原告只需在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小程序申請人工見證他境外人員的身份,經法院審核無誤后認證他是境外當事人的身份,然后由當事人委托內地律師或當事人自己在小程序申請立案,法官在小程序發起代理見證,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在小程序里見證他們的授權委托關系,完成立案程序。
當天,立案庭法官與原告及委托律師按約定時間,通過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小程序,一起上線進入認證端口。在法官見證下,原告及其委托律師確認委托關系,并通過以上流程,成功對這宗涉外案件進行了“跨境網上立案”。
“這項措施節約了時間,為我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感謝你們”立案后,清城區法院司法服務受到原告委托律師“點贊”。
“跨境網上立案”政策是一項便民利民措施,切實解決了群眾的憂心事、煩心事,推進跨境網上立案工作的開展,突破了距離、時間的限制,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不僅幫當事人節省了時間,還提高了司法工作效率,是司法服務水平的又一次提升。
跨境網上立案流程:
跨境訴訟當事人進入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小程序;
進行實名認證、身份核驗、提交立案申請;
法官進入微法院“代理見證”板塊;
找到立案申請,發起視頻代理見證;
立案審查人員進行信息審查;
對跨境訴訟當事人填寫的立案信息、起訴狀、身份證明、證據材料等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予以立案。
(清城區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