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區一名家住7樓的八旬老人行動不便,家人正為怎樣帶他去做核酸檢測而犯愁。沒想到,來自廣州市委政法委的3名黨員志愿者帶領著醫護人員爬樓上門,為老人家進行了核酸采樣。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像這樣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抗疫一線上演著。近日,記者采訪了正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黨員突擊隊隊員們,聽他們講述抗疫背后的點滴故事。
挨家挨戶“掃樓”
他們為群眾送來關愛
值守社區卡口、協助核酸檢測、逐棟逐戶“掃樓”上門摸排、收集反饋居民需求……連日來,市委政法委機關14名黨員突擊隊隊員穿上“紅馬甲”“藍大褂”,當起志愿者,化身疫情防控“宣傳員”“排查員”“講解員”“值班員”,堅守在越秀區礦泉街北站社區。
截至目前,突擊隊上門走訪居民并收集錄入基礎數據約2000人次,支援多輪全員核酸檢測約12000人次,承擔15次街道和社區間防疫物資運輸任務,轉辦居民需求44條,配合醫務人員上門為患病或行動不便居民核酸采樣26人次。
市委政法委網管中心干部鄧靈靈猶記得,剛抵達礦泉街北站社區第一天,她見到一名老人家正緩慢挪動著腳步前往核酸檢測點,見狀后她當即小跑到老人身旁,邊攙扶著老人邊詢問對方是否過來測核酸,是否了解檢測步驟?但老人家嘴里只是不停說著:“謝謝!”并沒有回答她的問題。彼時,老人家身上只帶著一張身份證,手機也沒有,鄧靈靈便用自己的手機幫老人錄入信息生成核酸檢測登記碼,當場協助老人完成了核酸采樣。
之后,經了解,鄧靈靈獲悉這名老人已有84歲高齡,因患病行動不便,而老人家住在7樓。為了避免老人上下樓測核酸勞累奔波,鄧靈靈為此提議“上門為這名老人做核酸采樣”,她的建議得到了大家一致支持。次日,鄧靈靈等突擊隊隊員帶領醫護人員專門爬上7樓給老人家進行核酸采樣。檢測完成后,老人和老伴哽咽著不停致謝。
“來自居民群眾的一聲聲感謝,讓我們倍感溫暖,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笔蟹▽W會綜合部部長江毅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幾乎每天都有小確幸發生著”,前不久在挨家挨戶上門摸排時,一名約莫4歲的小女孩為他和同行隊友遞上了兩瓶檸檬茶,用稚嫩童音說著:“叔叔辛苦了,這是獎勵給你們的!”看到小女孩的舉動,霎時間,一身的疲憊煙消云散。
提煉總結核酸檢測“四步法”
他們護航采樣高效有序
協助社區開展核酸檢測,是市委政法委機關黨員突擊隊日常的一項重要工作,負責的是礦泉街北站社區三分之二居民的核酸檢測工作,多的時候一天下來有2800多人進行核酸采樣。
如何高效有序開展核酸檢測,避免人員聚集和等候時間過長,做到“應檢盡檢”,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大家集思廣益,在借鑒去年支援荔灣抗疫經驗的基礎上,提煉總結出核酸檢測‘四步法’”,據市委政法委維穩協調處二級調研員周敏介紹,第一步是“核對綠碼”,即門口值守的志愿者首先要檢查居民的健康碼,綠碼給予通行;第二步是“提醒掃碼錄入信息”,有核酸檢測登記碼的居民才能通行進入下一步;第三步是“卡口分流”,即按照每10人為一組將受檢居民進行分流;第四步是“引流采樣”,將每組受檢居民引流到各對應的采樣醫生處進行核酸采樣。
通過上述“四步法”進行核酸采樣,受檢居民們等待時間顯著縮短,紛紛點贊社區核酸檢測“高效,快速!”“沒想到速度這么快!”“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