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顯作為,百尺竿頭譜新篇。
2021年以來,全國律師事務所和廣大律師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積極投身全面依法治國實踐,發揮職能作用,服務經濟社會,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為法治中國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黨建為律師行業發展提供政治保證
西藏日喀則拉孜縣一位牧民在阿里地區因工傷死亡,家屬與用工單位就賠償金的問題遲遲沒能達成一致。日喀則市司法局知道情況后,指定北京援藏的黨員律師張祎為死者家屬提供法律援助。從拉孜到阿里全程有1200多公里,途中要翻越幾座大山,經過20多個小時的舟車勞頓,張祎到達阿里事發地。阿里平均海拔是4500多米,高原反應嚴重,張祎吸著氧氣、吃著泡面,開始調解工作。經過一天半的艱苦努力,終于為當事人爭取到了70多萬元的賠償款。
“作為一名黨員律師,就應該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為群眾提供最需要的服務?!睆埖t說。
張祎只是眾多黨員律師中的一員,他和許許多多黨員律師的先進事跡正是律師行業堅持政治統領、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員律師先鋒模范作用的一個縮影。
2021年,司法部堅持抓黨建帶隊伍促發展,全面加強新時代律師行業黨的建設,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律師執業全過程,落實到律師工作各領域,為律師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去年7月,全國律師行業黨委在浙江嘉興召開律師行業黨建工作表彰暨經驗交流會。大會表彰了98個律師行業先進基層黨組織和99名優秀共產黨員,充分發揮了先進典型引領示范作用,推動了律師行業黨建工作持續深化。
去年9月12日,安徽省首家律師事務所黨委——中共安徽天禾律師事務所委員會成立。這個基層黨委的成立,是安徽結合律師執業特點增強黨建吸引力,結合工作實際增強黨建凝聚力,結合隊伍建設增強黨建向心力,推動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的新突破。
上海市律師行業黨建取得了長足進步,律師行業黨建已成為各律所的必修課。
江蘇省律師行業黨委不斷推動律師行業黨建工作提質增效。江蘇結合律師執業規范、律師出庭辯護、律師流動辦案等一系列具體問題,加強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研究,充分發揮律師行業黨組織戰斗堡壘、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廣泛推動法律服務品牌建設。
浙江省多地司法局、律師行業黨委牽頭各律所黨組織,積極推進紅色黨建品牌項目和黨建結對融合共建,以“1+1”或者“1+N”形式,進商圈、進社區、進農村,實現“黨建引領、結對共建、優勢互補、同頻共振”。
……
截至2021年底,全國像安徽天禾律所這樣設立基層黨委的律師事務所已達到110家,全國各地律師事務所黨總支、黨支部和聯合黨支部總數超過1.5萬余個。
高質量法律服務助力民營經濟發展
“我們民營企業之前的法律意識比較淡薄,與各位交流后我充分認識到,企業無論大小,法治建設都要放在重要位置?!眳⒓舆|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司法局、工商聯、律師事務所與民營企業聯系合作會議,讓葫蘆島某石油化工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新玲收獲頗豐,“企業和律所合力,以律所的優質法律服務助力企業生產經營,對民營企業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有重要意義”。
企業高質量發展,法治力量不可缺。
2021年,司法部會同全國工商聯、全國律協聯合印發《關于建立“萬所聯萬會”機制的意見》,組織動員全國萬家律師事務所與萬家工商聯所屬商會、縣級工商聯建立聯系合作機制,建立“萬所聯萬會”機制,搭建律師服務民營企業新平臺,助力民企法治建設,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優質法律服務和有力法治保障。
“萬所聯萬會”成為法律服務民營企業的“動員令”。
2021年,全國各地充分發揮司法行政部門和律所職能優勢,服務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遼寧全省司法行政機關組織315家律所與366家商會、行業協會建立聯系機制,累計為452家民營企業進行法治體檢,解答相關法律咨詢1210件(次),出具專業法律意見604份。
四川省司法廳與工商聯強化合作,組織調動全省1000家律師事務所、3000名律師,深入商會、企業廣泛開展法治宣傳、法律服務、糾紛調解和法律援助。
安徽全省律師事務所與工商聯所屬商會、縣級工商聯普遍建立聯系合作機制,成立法律服務團,深入民營企業進行法治體檢;確定重點服務企業,開展結對共建、法律幫扶,提升民營企業家和經營管理人員的法商素養,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江西全省律師事務所與工商聯所屬商會、縣級工商聯普遍建立聯系合作機制,及時反映民營企業訴求,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建言獻策;建設專門法律維權服務工作機構、設立律師值班服務崗,做好企業法律咨詢、普法宣傳等工作,幫助民營企業培養法律專業人才,提高企業守法合規經營能力。
“萬所聯萬會”機制作為律所服務民營企業的有力抓手,幫助民營企業找出經營管理“痛點”,堵塞法律風險“漏洞”,為民營企業提供形式多樣的法律服務,深化了民營企業法律服務工作,打造出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了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誠信信息公示平臺讓群眾更加安心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深化律師制度改革部署要求,引導督促律師和律師事務所依法依規誠信執業,司法部會同全國律協開發建設了全國律師誠信信息公示平臺,為人民群眾及時準確獲取律師行業誠信信息提供便利。
“建設全國律師誠信信息公示平臺是提高律師行業自律意識、規范律師執業行為的必然要求。將律師和律所的誠信信息對外公示,可以為當事人選聘律師提供重要參考?!彼痉ú坑嘘P部門負責人說,同時,可以引導律師和律所通過依法誠信執業,加強信用自我約束,提升法律服務質量。
目前,全國律師總人數達到57.6萬人,律師事務所超過3.6萬家。如何從人數眾多、專業分工更加精細的律師中選聘適合的人選,成為當事人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全國律師誠信信息公示平臺匯集了律師行政許可信息和執業獎懲信息,為當事人查詢律師和律所誠信狀況提供窗口,解決了律師法律服務領域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有效提高了律師法律服務領域的透明度,進一步提升了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記者登錄全國律師誠信信息公示平臺網站,在首頁“搜索欄”輸入律師姓名或律所名稱,即可直接查詢相關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的基本信息、年度考核信息、獎勵和處罰處分等信息。
目前,全國律師誠信信息公示平臺匯集了全國專兼職律師和3.6萬家律師事務所的行政許可信息,以及執業過程中形成的誠信信息,包括:217.5萬條年度考核信息、9.4萬條獎勵表彰信息、6086條專業評定信息、8277條參政議政信息,以及處于公示期內的1061條行政處罰信息和376條行業處分信息。
建設全國律師誠信信息公示平臺是強化監督、提升司法行政機關管理效能的重要舉措。公示即監管。全國律師誠信信息公示平臺將原本較為分散的律師、律所數據歸集到每個主體名下,統一呈現在社會公眾面前。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都能夠查詢律師、律所誠信信息,發現問題后可以向司法行政機關反映情況,有效擴大了社會監督面,提升了監管精準性,為提升監管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撐。
全國律師誠信信息公示平臺的建立,對建立健全律師行業誠信信息記錄和公示制度,更好地激發法律服務主體活力,推動律師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法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