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在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之前,恩平市人民檢察院已經關注到家庭教育對未成年人成長的重要影響,通過親職教育、發布《督促監護令》、開展社會治理等方式,推動壓實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責任,助力發揮家庭保護基礎作用,切實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01 親職教育,“喚醒”沉睡的家庭功能
“罵也罵過,打也打過,我是真的沒有辦法了……”在附條件不起訴不公開聽證會后,小文(化名)的父親既無奈又心酸地對檢察官說。
小文是恩平市檢察院辦理的一宗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由于犯罪情節輕微,認罪悔罪態度良好,且已賠償了被害人損失,恩平市檢察院經過不公開聽證后,依法對他作出了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并設置了為期一年的考察期。如何能讓小文的不良行為得到有效矯治,是檢察機關的當務之急。
經過前期的深入社會調查,檢察官認為,家庭教育方式不當是導致小文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重要影響因素。
小文的母親因為工作需要長期在工廠宿舍居住,父親不善于溝通教育。由于缺少親密陪伴和家庭監管,小文的學業逐漸荒廢,初中畢業后就輟學了,還養成了吸煙、打架、沉迷網絡、夜不歸宿等不良習慣。父母的批評責備不僅沒能讓小文改正錯誤,親子關系還越來越僵。眼看管教無果,小文的父母難免有些心灰意冷。
為幫助小文重獲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檢察官多次與具備專業知識的社工一同為小文父母上親職教育課,幫助他們充分認識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不能以“工作忙”“管不了”“長大了”等為借口放任不管,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
△召開附條件不起訴不公開聽證會
經過近一年的親職教育,小文與父母的關系得到了明顯改善。小文雖然沒有再回學校讀書,但在檢察官的幫助下進入了一家汽車維修廠當學徒。他立志要學一門手藝,今后要好好孝順父母,不再讓父母操心。由于小文表現良好,檢察官依法對其作出了不起訴決定。
家庭教育的改善難以一蹴而就,必須持續地跟蹤考察。案子辦結后,檢察官還總惦記著小文,多次通過上門、打電話等方式了解小文的情況。當聽說小文的父親在工作時突然離世后,檢察官剛剛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檢察官馬上委托社工對小文進行心理輔導,幫助他緩解喪父之痛,并建議小文的母親搬回家中與小文同住,增加對小文的陪伴和監管。檢察官還主動與司法所聯系,為小文一家向用人方追償提供法律援助。
現在,小文一家的合法訴求得到了滿足,小文做起了汽車零配件生意,在社會上站穩了腳跟。檢察官欣慰地松了一口氣,小文人生中的第一道“坎”算是順利邁過了。
02 督促監護,“復位”缺失的家庭教育
去年,恩平市檢察院提前介入了一件涉未成年人的故意傷害案。出人意料的是,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竟然是一對父子。原來,年僅7歲的孩子小馮(化名)不愿意上學,鬧著要離家出走,父親老馮(化名)一氣之下,把孩子打成了輕傷。
據了解,老馮也常以打罵作為管教孩子的手段,這次是怒氣攻心,下手失了分寸。老馮懊惱地對檢察官說:“我也不愿意打孩子,打在他身上,痛在我心上。但我也是沒有辦法。小馮的媽媽生下孩子就走了,我實在是沒空照顧他,只能把他寄養在鄰市親友家里,到今年才接回來上小學。從小沒有帶在身邊,小馮跟我不親近?,F在接回來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和他溝通。說了幾次都不聽,我就只能動手打他,打著打著,似乎也沒了辦法?!?/P>
簡單的案情反映出這對父子存在著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家長長期不履行家庭教育責任,導致父子關系疏遠、家庭教育失效,陷入了“越打越壞、越壞越打”的惡性循環。
老馮因為自己的錯誤已依法受到法律處理,但如何教育好小馮的問題還未得到有效解決。根據最高檢《關于在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開展“督促監護令”工作的意見》,恩平市檢察院向老馮發出了該院首份《督促監護令》,責令老馮接受為期3個月的家庭教育指導。檢察官為他量身打造親子教育課程,指導他如何與孩子平和有效地溝通,重頭開始建立親密信任的親子關系。婦聯、村委會和社工配合檢察機關,定期向老馮了解與孩子相處的情況,結合實際為他提出更詳細的指導意見。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希望你能承擔起作為父親的責任,別再讓孩子‘跑掉’了?!睓z察官鄭重地把《督促監護令》送達老馮手中,語重心長地說。
03 關口前移,“畫就”社會治理同心圓
“家長們往往不是‘不想管’,而是‘不會管’。很多父母雖然意識到自己的教育不到位、方法不恰當,但受限于知識水平、學習途徑等,沒有辦法對不當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進行修正,不知道應當教育什么、應當怎么教育,”檢察官說,“檢察機關的責任要從個案辦理延伸到類案治理,從治標延伸到治本,在履職中把全社會帶動起來,幫助家庭教育落實到位?!?/P>
近年來,恩平市檢察院堅持問題導向,注重關口前移,強化源頭治理,最大限度地預防涉未成年人案件。針對“洋留守”兒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不到位、學生欺凌案件時有發生等問題,該院研發了一系列家庭教育指導課件,并主動加強與關工委、共青團、教育部門、民政部門、婦聯及相關社會服務機構的協作,通過簽訂工作協議、擔任法治副校長、開展“法治進校園”宣講、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等多種方式,不斷推動完善家庭監護和家庭教育工作,減少“問題家長”,營造和諧家庭。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施行以來,該院已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20余場次,錄制視頻課件1個。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實施為檢察機關推動強化未成年人家庭保護責任提供了有力支撐,也對檢察機關進一步做好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恩平市檢察院將持續貫徹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家庭教育促進法,切實增強政治自覺、法治自覺和檢察自覺,開展好家庭教育指導、制發督促監護令、開展監護權檢察監督等具體工作,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營造有利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守護好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江門檢察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