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鐘震(左)、羅可弟(中)與事主家屬溝通
盧女士與騙子的聊天記錄
為及時攔截事主款項,羅可弟一路狂奔
“救錢如救火??!”5月13日中午約11時,廣州市公安局越秀區分局反詐中心,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接完電話后,民警羅可弟、鐘震起身沖向電梯。
剛剛發生了兩起緊急預警。此時,羊城晚報記者恰好來到反詐中心采訪,準備隨警體驗反詐民警的一天。接到預警,記者立即跟上民警,開始與詐騙分子“賽跑”。
11:00
兩起緊急預警!記者隨民警尋找受騙人
拿鑰匙、下樓、小跑上警車、驅車一路飛奔……羅可弟是廣州市公安局越秀區分局反詐中心四級警長、勸阻宣傳組組長,自從三年前做了反詐民警,他心里那根弦總是繃著。這兩起緊急預警,又一次讓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與騙子“賽跑”,他們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8公里外的礦泉派出所。
為什么這么急?羅可弟告訴記者,一般事主與可疑號碼長時間異常通話,反詐中心就會產生預警。按照預警等級,緊急和高危預警是最讓民警們揪心的,說明事主被騙的風險較高,需要警方及時介入。
這兩起緊急預警的大數據分析顯示,事主可能正遭遇“冒充公檢法”詐騙。
“這種是最難勸阻的?!绷_可弟告訴記者,騙子冒充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自稱幫事主洗清嫌疑,當地警察是“黑警”,是來抓事主的,一旦事主被深度洗腦,甚至不會相信穿警服、開警車的真警察。
他曾經勸阻過一起“冒充公檢法”詐騙,女事主被騙子洗腦后躲在東濠涌下。他和派出所的民警好不容易找到了女孩,女孩卻掉頭就跑,直到被民警攔住,她還一直說:“求求你們,不要抓我!”
“如何證明我是警察?對反詐民警來說,是如同‘證明我媽是我媽’一樣的難題?!绷_可弟說。
11:25
意識到被騙第一位事主沒有資金損失
11時25分,記者隨反詐民警一行到達礦泉派出所。在這里,我們見到了第一起預警的事主林女士。
幸運的是,這時,林女士已經意識到自己被騙,但民警的心還不能放下來。他們要趕緊確認事主有無財物損失,采集詐騙分子相關信息,避免其他人再被騙。
根據林女士提供的通話記錄,記者看到,當天10時10分左右,她接到一個“+59”開頭的境外號碼打來的電話。反詐民警鐘震告訴記者,這是一個典型的“冒充公檢法”詐騙電話。為逃避打擊、隱藏身份,詐騙分子通常會使用境外呼出的假號碼?!扒懊嬗屑犹?、括號,來電歸屬地顯示為境外地區的電話,一定要非常小心?!?/P>
林女士回憶,電話中,自稱“劉警官”的男子說她涉及洗錢案?!八v的這些東西讓我害怕,萬一真有這個案件呢?”接著,她加了“警官”QQ并進行了短暫視頻通話。
剛掛完“警官”電話,96110(反詐中心預警勸阻電話)就打了進來。經再三核實,民警確認,林女士的資金沒有損失。
11:40
“地毯式”尋人!第二位女士被騙子蒙蔽
11時40分,記者隨民警來到礦泉派出所旁的某商城,尋找第二起緊急預警的事主盧女士。
盧女士的情況更為緊急,她已經不知去向,她的親人多次來電均被掛斷。
最讓反詐民警揪心的情況發生了。羅可弟告訴記者,“冒充公檢法”詐騙,最怕的就是聯系不上事主。這起預警中,事主電話已經被呼叫轉移,雖然反詐中心申請強制取消了呼叫轉移,但事主主動掛斷電話的行為說明,她已經被騙子深度洗腦。
“到這一步后,騙子就會騙事主去偏僻的場所做‘電話筆錄’,誘騙事主發送銀行卡號和驗證碼。一旦事主轉錢,就會被騙子拉黑?!辩娬鸾忉尩?。
時間就是金錢!記者和民警決定分兩組在附近“地毯式”尋找盧女士,并讓家屬不斷給事主打電話、發信息。
“我們要趕在她被騙之前把她攔下來!”羅可弟說著就準備出發。
12:35
緊急止付!為事主攔截30萬余元
“她回我微信了!”剛走沒兩步,盧女士的哥哥舉起手機喊道。微信中,盧女士稱她在跟“警察”視頻??吹竭@條信息,羅可弟和鐘震的心又被懸了起來。
“你快回她!告訴她那是假的!”“她人在哪里,發個定位過來!”“我們是真正的警察,不會把她扣走的!”著急的兩人甚至拉著事主家屬拍了張合影發給她。
羅可弟告訴記者,此類騙局中,騙子會稱案件高度涉密,不能告訴任何人,否則會把親戚朋友也扣走。因此,哪怕親哥哥來電,事主也不敢接。
見盧女士遲遲不回微信,羅可弟決定,繼續用最原始的辦法分兩組尋人,同時請求反詐中心后臺支援。
從城中村的街巷到偏僻的河涌邊,記者與民警一起找了十幾分鐘后,另一組傳來消息,在附近的一個小巷內找到了盧女士!
“當時我沖到她面前跟她說:‘馬上掛失你的銀行卡!’”鐘震告訴記者。隨后,民警陪事主到附近銀行辦理掛失。
銀行工作人員查詢發現,事主卡上原有50萬余元,此時已被轉走20萬元。羅可弟立即聯系反詐中心啟動緊急止付,截至12時35分,成功為事主攔截30萬余元。
回憶起被騙過程,盧女士告訴記者,當天上午,她接到“001877”開頭的境外電話,稱她涉及一宗洗錢案,重則會判處7年-15年有期徒刑。接著,她在“警官”的指引下加了對方QQ并進行視頻通話,按指引打開“最高檢”網站,看到有自己照片的“通緝令”。
“看到‘通緝令’,我好怕,所以就相信他了?!本瓦@樣,盧女士如實“交代”了自己的銀行卡余額,按指引輸入卡號并發驗證碼給“警官”。
13:05
假“警官”再來電!真民警“正面剛”
13時05分,民警正在向盧女士宣傳防騙知識,又有電話響起。民警一看,又是一個境外打來的電話。
“你好,我是廣州市公安局越秀區分局反詐中心的民警。如果要核實任何情況,請你來礦泉派出所?!绷_可弟接了這個電話。
“你是哪位同志?越秀區的是吧?你們的辦公地點是在起義路200號是吧?”電話那端,自稱是某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警官”的人說。
“你連越秀分局都不知道在哪嗎?起義路200號是分局嗎?”羅可弟問道。
“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你這樣的辦案方式是否符合辦案程序?你們公安局的電話怎么是+59開頭的?”羅可弟繼續問道。
一段時間沉默后,電話被掛斷。
記者手記
這樣的“賽跑”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與騙子“賽跑”,是怎樣的感覺?在尋找事主過程中,記者與民警一起在街巷暴走。一收到事主找到的消息,記者與民警一路狂奔到銀行,只為第一時間攔截損失。
“救錢如救火!”這是反詐民警常說的一句話。隨警過程中,記者的心也被揪了起來。沒找到事主,著急得直跺腳,找到了事主,開心地拍桌子。成功攔截后,民警的后背已經被汗浸透,記者也滿頭大汗。這一個小時里,我們狂奔了近5公里!
在反詐中心,類似的“賽跑”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民警不僅要跟詐騙分子賽跑,還要跟資金流賽跑,跟信息流賽跑……
下午2點,成功勸阻兩起預警后,民警顧不得吃午飯,又去給轄區群眾講防騙宣講課了。這也是他們工作的重要一部分,民警們稱之為——為群眾“注射”防騙“疫苗”。
上門入戶發防騙宣傳冊,走進街道、高校、醫院、企業開講防騙課,拆解詐騙套路?!叭f一群眾某一天遇到了這樣的騙局,他可能會想起來,我曾經聽阿sir講過,這是詐騙。能挽救一個是一個?!狈丛p民警這樣說。